空氣過濾器的發展歷史
空氣過濾器的原型是人們為保護呼吸而使用的呼吸保護器具。據記載,早在一世紀的羅馬,人們在提純水銀的時候就用粗麻制成的面具進行保護。在此之后的漫長時間里,空氣過濾器也取得了進展,但其主要是作為呼吸保護器具用于一些危險的行業,如有害化學品的生產。1827年布朗發現了微小粒子的運動規律,人們對空氣過濾的機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空氣過濾器的迅速發展是與軍事工業和電子工業的發展緊密相關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各種化學毒劑的使用,以石棉纖維過濾紙作為濾煙層的軍用防毒面具應運而生。玻璃纖維過濾介質用于空氣過濾于1940年10月在美國取得專利。50年代,美國對玻璃纖維過濾紙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空氣過濾器得到了改善和發展。60年代,HEPA過濾器問世;70年代,采用微細玻璃纖維過濾紙作為過濾介質的高效過濾器,對013微米粒徑的粒子過濾效率高達99.9998%。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新的測試方法的出現、使用評價的提高及對過濾性能要求的提高,發現HEPA過濾器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于是又產生了性能更高的ULPA過濾器。目前,各國仍在努力研究,估計不久就會出現更先進的空氣過濾器。
初效空氣過濾器(粗效空氣過濾器) 抗濕性 100% 人造纖維纖維濾材制成,外框是由堅固、防潮硬紙框制成。它在正常的操作環境下不會變形、破裂、扭曲。此外框前后以對角線固定濾材。濾材與外框緊密的黏合外框防止任何氣漏產生。本系列產品折景過濾器可將較大的灰塵累計在折景的底部,兩側則可有效過濾其它微塵。
談到過濾器效率問題時必須關注濾芯的更換周期,許多用戶認為,延長濾芯的工作壽命可以減少成本支出。剛好相反,粘滿污粒的濾芯使壓縮機各個不同部分壓力增加,整個壓縮空氣站的能量消耗也將增加。因此,除非一些新的解決方案比如有網絡幫助功能的過濾器環境監視器得到應用,否則應該時時關注過濾器壓力變化。當能量成本和過濾器成本加起來達到最小值時,就是更換這些過濾器最佳的時候。換句話說,如果濾芯材料的成本比預計舊濾芯消耗的能量成本低時,這時是更換濾芯的最好時候。
法國是無隔板過濾器的鼻祖,法國人地核電站中用無隔板過濾器替代了傳統有隔板過濾器,韓國和中國進咒罵了法國核電站,并各自實現了過濾器生產的本土化,除了上述三國,多數國家不敢在關鍵部位使用無隔板高效過濾器。
中國早期核反應堆用的高效空氣過濾器與美國的大同小異,后來,中國引進了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的技術。中國的核級過濾器數量不多,樣式不少。
甲基碘和碘是放射性元素鈾的裂變產物,為了清除空氣中的甲基碘蒸汽,核電站使用大量活性炭過濾器。這類用途的活性炭材料要經過特殊的化學浸漬處理,以提高對甲基碘和碘的吸附能力。習慣上,核工業用的活性炭材料稱“活性炭”,活性炭過濾器稱為“碘吸附器”。與普通活性炭過濾器相比。核電站用的順炭層厚、吸附效率高、耐溫和抗震要求高。由于吸附是個放熱過程,溫度過高可能引燃活性炭,所以對碘吸附器有嚴格的耐溫要求。核燃料處理廠中甲基碘和碘的濃度很高,這時就不能再使用活性炭,而是采用不燃的多孔吸附材料來制造碘吸附